back_img
新华字典
>

谰的意思、解释、笔画、笔顺、拼音

拼音:lán
注音:ㄌㄢˊ
笔顺: 点、横折提、点、竖、横折钩、横、竖、横折、点、撇、横、竖、撇、点
部首
笔画数 14
结构 左右结构
字型分析 左右结构
笔顺编号 45425125431234
部外笔画 12
繁简 简体
繁简对应
反向繁简符号 ft
四角 37720
异体字UNICODE 8B95,8B4B,27B18,27BA7,
统一码UNICODE 8C30
五笔 YUGI
郑码 STFL
仓颉 IVLSW
字意五行
英语翻译 accuse falsely; slander, libe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展开
  • 字义解释
  •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言,阑(lán)声。本义:抵赖)

  2. 同本义

    谰,诋谰也。——《说文》。按,以言抵阑,犹今言抵赖也。

    王阳病抵谰置辞。——《汉书·梁共王灵传》。注:“诬讳也。”

    亮谰辞曰:“囚等畏死,见诬耳。”——《新唐书》

  3. 诬赖,诬陷

    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春秋繁露》

  4. 欺骗

    满谰诬天。——《汉书·谷永传》。注:“谓欺罔也。”

    使者十辈临按,余庆谩谰。——《新唐书·儒学传》



lán
【动】
(形声。从言,阑(lán)声。本义:抵赖)
同本义〖deny;refusetoadmit〗
谰,诋谰也。——《说文》。按,以言抵阑,犹今言抵赖也。
王阳病抵谰置辞。——《汉书·梁共王灵传》。注:“诬讳也。”
亮谰辞曰:“囚等畏死,见诬耳。”——《新唐书》
诬赖,诬陷〖frameacaseagainstsb。〗
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春秋繁露》
欺骗〖cheat〗
满谰诬天。——《汉书·谷永传》。注:“谓欺罔也。”
使者十辈临按,余庆谩谰。——《新唐书·儒学传》

谰调
lándiào
〖calumny;slander〗谰言
谰言
lányán
〖calumny;slander;aspersion;defamation;subterfuge〗诬妄不实、无根据的话
迄至魏晋,作者间出。澜言兼存,琐语必录。——《文心雕龙·诸子》
无耻谰言"

上一字:

下一字: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资料